《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这有利于
①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②使劳动者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
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是采取措施实现社会公平,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取得报酬的权利,同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①②③④都正确。
举一反三
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后,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阐述自己的观点达几百万条。这样做有利于 (   )
A.维护公民的提案权
B.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D.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规划纲要》自2008年启动研究制定工作到今年颁布实施,历时两年多。其间,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将《纲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4分)
(2)有人认为,只有问政于民,才能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做出科学决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广大民众向公安机关提供的举报线索中80%是实名举报。下列观点是某同学针对这一事实在政治小论文中发表的评论,你不赞同的是
①这是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④行使检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标志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甲、乙同学居住的社区比较脏乱,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施,居民们对此非常不满。甲同学打算在网上发帖,激烈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对垃圾分类的措施不力,并鼓动居民到市政府门前游行。乙同学不赞成甲的做法并对他进行了劝阻,同时,他找到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人大代表就此问题进行多次走访和调研,并积极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落实了垃圾分类,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请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同学的做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我国国家事务的管理中下列属于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乡政府的***员    ②***及执行机关   ③居委会主任   ④县级人大代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