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

材料一: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昆山市将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坚持“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改善民生质量,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使昆山成为社会和谐的首善区、中国和谐幸福名城。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江苏省委为什么要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昆山市的做法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哪些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或答“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②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为昆山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昆山坚持“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昆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或答“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昆山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
举一反三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1/10。
(1)从党的执政方式的视角,阐述我国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提高扶贫标准,导致贫困人口数量增加,有损国家形象,没有必要。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对这一说法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古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古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     ]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县委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党 [     ]
A.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   
B.增加人民的监督权力
C.强化人民的政治责任   
D.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年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材料二: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表
(1)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表,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经济生活》的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党的宗旨出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我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跟党走、多为别人奉献的人生道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都是我应该做的事。”这告诉我们 [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③共产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