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探寻“十一五”以来民族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拯救并实现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再生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 |
答案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切实履行职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各省市对民族地区的帮助与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
解析
本题以十一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考查知识点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原因、发展民族文化的举措。本题的背景话题只不过是引出设问,和设问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不用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故本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需根据设问,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前后整合,故本题总体来讲还有一定难度。第(1)问,从政治生活角度,范围较为宽泛,但越是宽泛,方向不能迷失,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履行;其次才是民族问题本身的知识,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后是国家的扶持、保护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第(2)问,发展民族文化的举措,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同时,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关系,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国家财力上要给予支持;文化发展中,人才越来越重要,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这一问难度较大,答案组织跨度大,知识跳跃性强,知识与知识之间明显的逻辑关系不强,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 |
举一反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 B.保障民族自治权 |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
|
“十一五”以来,我国累计安排民族8省区财政扶贫资金342.4亿元,年均增长15%,高于同期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扶贫资金的增幅;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4亿,年均增长28.9%,高于同期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增幅。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
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是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维护国家统一 | B.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 C.通过自治机关来行使自治权 | D.各民族一律平等 |
|
国家民委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考查和中考、高考范围。作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必须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B.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 C.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 D.坚决反对各种民族分裂活动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