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以后,“默默无蚊”一些蚊香广告;“一戴添娇”一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一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在海南将被禁止使用。海南以立法的形

2010年10月1日以后,“默默无蚊”一些蚊香广告;“一戴添娇”一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一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在海南将被禁止使用。海南以立法的形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2010年10月1日以后,“默默无蚊”一些蚊香广告;“一戴添娇”一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一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在海南将被禁止使用。海南以立法的形式对乱用谐音的异类广告下“封杀令”,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是因为[     ]
A、文字的规范使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语言环境的混乱,会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对成语的本意产生误解
C、汉字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规范使用汉字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表现
D、滥用文字、混淆视听,实质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答案
B
举一反三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塑造完美品格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因部分电视台相亲节目传播反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2日和6月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得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7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学会敬畏经典》一文,对电视剧新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裸死情节提出批评,认为靠把经典恶俗化来吸引眼球,其实是在愚弄观众。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哲学知识,请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10日下午,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在中国网络电视台接受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中国文化传媒网的联合专访时谈到,在两会期间,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比如说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是在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基础上的新举措。请问这些举措是基于文化对人影响的哪个依据

[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760万辆,超过美国历史上汽车年销售的最高水平,继续排名世界第一。随着汽车消费的增加,汽车文明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汽车文明是一种包含全新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经过时间的淘洗,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等,已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在我们身边,酒后开车、车不让人、抢道、超速行驶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总是屡见不鲜。
材料二: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特别是不断涌现的酒后驾驶事件,更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010年,杭州市政府向全市市民倡议“文明出行,拒绝酒驾”。对酒后驾驶,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从严处罚,坚决做到“四个一律”: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杭州市政府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杭州市民纷纷响应政府的这一倡议,以实际行动给予政府支持,积极建言献策。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构建汽车文明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杭州市民高度关注酒后驾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