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15分)
答案
①这种观点过于绝对。从根本上说,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这种观点看到了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②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所以认为经济发展了,社会的文化和文明程度自然而然就提高是错误的。③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每点5分)
解析

试题分析:“如何认识(看待、理解)”型答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答题,其答题的要求先摆出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分析原因、影响或作用等,最后根据题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本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尤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等知识点去说明。
举一反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以下材料为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有人认为:传统的民本思想和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3年6月,******出访美国
B.2013年6月,日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
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2013年4月21日,扬州举行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向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
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公众科学素养的髙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作简要评析。(6分)
(2)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材料一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材料二 孔子学院被誉为21世纪传播中华文化的“新丝绸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学堂,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人。目前还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申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材料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9 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多样性和我们的中华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孔子学院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