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之争关涉四省五地(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各地围绕炎帝故里的经济营销,从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到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投资

“炎帝故里”之争关涉四省五地(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各地围绕炎帝故里的经济营销,从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到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投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炎帝故里”之争关涉四省五地(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各地围绕炎帝故里的经济营销,从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到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投资总额更是突破百亿元大关、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应明文规定文化资源属地
B.文化与经济密切相关,是四省五地争夺“炎帝故里”的根源
C.这说明我国各地重视文化产业
D.这说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年11月8日,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为了更加有用、更加可信赖的互联网”。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领域的立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是因为( )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建设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截止到2010年10月,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投入累计已达50多亿元,全国已建成207个专题资源库,数字文化信息资源达到了海量的92TB(约合2300万册图书),服务基层群众约7亿人次。这反映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④使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材料二 《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促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夯实文化消费基础,通过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加大对新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政府采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市场建设和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浙江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引进和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六是扩大文化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举措对推动该省文化发展的意义。(12分)
(3)有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要按政府规划做就好了,不必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文化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其原因在于( )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所在 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就要( )
A.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B.树立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C.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D.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