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材料二 《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

(32分)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材料二 《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材料二 《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促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夯实文化消费基础,通过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加大对新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政府采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市场建设和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浙江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引进和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六是扩大文化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举措对推动该省文化发展的意义。(12分)
(3)有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要按政府规划做就好了,不必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14分)
答案
(1)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稳步增长,占GDP的比重逐步增加。2006—2008年和2009—2010年文化产业增速较快,2006—2007年、2009—2010年GDP增速较快,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和GDP增速下降,但文化产业增速均大于GDP的增速,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6分)
(2)浙江省六条举措对于促进浙江文化发展和创新,提升浙江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分) ①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② 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夯实文化消费基础,有利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③ 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资源的收集、选择、传递和储存,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④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壮大文化创新队伍,打造精品文化,创造出更多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⑤ 扩大文化对外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吸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和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每点2分,共10分)
(3)① 评析:根据政府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国家宏观调节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2分)根据政府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2分)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要在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制定规划、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2分)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生产适销对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2分)如果不考虑老百姓的需求,文化产业就会失去市场,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导致失败。(2分)
② 举例:(例子必须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且受老百姓欢迎的文化产品。共4分。如:《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国内外巡演百场,使宁波甬剧团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解析

举一反三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文化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其原因在于( )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所在 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就要( )
A.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B.树立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C.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D.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4分)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3月3日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共收到提案5678件,其中民主党派人士屠杰的提案强调了把稳定物价、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一根海南辣椒的旅程”反映了商品流通中存在什么问题?请你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回答应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11分)
(2)运用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1分)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科学依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文化产业强劲的势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盘,影响中国的未来。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2011年1月17日开台,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以每天300次的频率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第一次以具象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重视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
①是因为优秀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是因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是因为只有进行文化宣传,才能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④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升我国竞争力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