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至今,中国已经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3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材料二 十七世纪下半叶,随着天主教士纷纷东进,中国人从宗教人物画中开始接触了西方绘画,清末明初,西洋画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画家从中借鉴了一些优秀的创作方法来丰富中国肖像画的创作,开始肖像艺术的东西融汇之路。徐悲鸿作品《萧声》把西方油画的特长与中国画的构图方式相结合,作品清新自然,充满了中国的朦胧诗韵。吴作人的油画《齐白石》利用中国古代肖像画的形式,是臻至完美融合东西艺术肖像作品的典型。正是这些有益的尝试,使中国肖像画形式更新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更震撼人心,也更具有世界影响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2)①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对待外来文化,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举一反三
材料一:2010年夏季受上海世博会,南方雨水天气长的影响,各地“避暑游”不同程度受到冷落。28集《庐山古诗词》电视片、10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全国百余家著名网站进行了视频和解说词的转播、刊登。1至7月份,来庐山旅游人数达20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材料二:《庐山·人文圣山》从全新的视角,首次全景式、大纵深、多角度、宽领域地展示了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秀美的山川风物、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千古文化名山的风流遗韵。材料三 于丹说,庐山的万国别墅完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赛珍珠长期生活在山水美学浸润、山水画卷般的庐山后得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中国的田园和乡村”。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把酒临风、指点江山,一展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风采,多少凡夫俗子在这里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实现了由凡夫俗子到社会精英惊险的一跳。
(1)请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现代文化传播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蕴涵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并向耶鲁大学赠送了中国图书。这充分说明[     ]
A.只有文化活动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播
B.教育起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C.经济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政治活动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丝绸之路分沙漠、草原和海上线路。2010年中国将与中亚五国联合跨国申报“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从中国内地出发、全长7000多公里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留给世人的印象之一。目前中国已初步确定了48处遗产点,而丝绸之路中的海上、草原线路的申遗工作也将随后推进。
材料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百年,是一条条见证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长河,是一部部展示中国辉煌文化的百科全书。加强文化遗产线路的保护,有利于文化遗产集群的抢救,有利于整合文化遗产资源。”
⑴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哪一重要途径?简述这一途径对文化交流产生的积极影响?你又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文化年活动。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 

[     ]

A.有利于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B.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C.有利于消除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D.有利于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参展各国特别是作为东道主的我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以展馆和展品为载体,充分展现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这次世博会的举行有利于

[     ]

1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
A.12
B.34
C.1234
D.23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