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喜欢引进国外版本的众多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表示自己筹备了整整6年,设计完成于4年前。上述材料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这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①说法正确;②强调的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题意不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③说法正确;④强调的是汉字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关系,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下午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材料二 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和平友谊、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和当地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努力适应各国汉语学习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创新无处不在,在教材与文化读本的编写与开发方面,孔子学院总部出版了与45种语言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支持驻各国的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并将50种教材动漫化。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实践。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海外华侨华人把孔子学院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把它当做子孙后代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列举此次学习的相关内容。(1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教育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10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认为在学习中应坚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根同源·共筑中国梦”2013(癸巳)年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盛典在株洲炎帝陵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60多位近现代史史料学界专家学者以及许多海外华人、华侨出席活动,引起强烈的文化共鸣。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历史继承性B.相对稳定性
C.顺应变动性D.鲜明民族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漫天纸灰和烟火正逐步被鲜花、绿树、薄酒所取代……2013年4月的清明节,北京怀柔区百姓“低碳”观念深入人心,鲜花祭奠、绿树祭奠、网上祭扫等低碳且又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成为祭奠先人的新时尚。这种新时尚表明(  )。
①改造腐朽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观念更新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传统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消解 
④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曲《江南Style》唱霸全球,标志着2012年的韩娱圈全面复兴,无论是电视剧的高收视作品频现,还是本土电影刷新了历史最高票房纪录,“韩流”再次吹遍世界,在我国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思想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  )。
①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④文化产品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10日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京津冀区域尤为严重。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2月19日,环保部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新政”,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材料二 作为华夏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燃放烟花能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欢乐气氛,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导致空气质量污染,火灾频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1)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18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两条方法论建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