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A.学海无涯B.学以致用C.学之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A.学海无涯B.学以致用C.学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A.学海无涯B.学以致用
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D.温故而知新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学海无涯。故本题选A项。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
举一反三
2012年1月20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通知指出,要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着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化改革,完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和自然交流,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体现了封建主义落后的思想
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甲骨文算起,我国的书法艺术已走过了将近4 000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书法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说明 (  )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传统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C.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D.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
③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     ④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