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某校高二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某校高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观点展示】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围绕“雷锋精神有没有过时”这一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普遍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虽然不同年代的社会环境不同,但它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善待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新的内涵,雷锋精神会历久弥新。”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同学们观点的合理性。(8分)
【实践雷锋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被无数“雷锋”感动着,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   
为切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举二例并写出原理依据)(10分)
标语
具体原理
例:干一行爱一行,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例1
 
例2
 
 
答案

(1)①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不同时代的雷锋精神本质是一致的。(3分)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3分)雷锋精神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历久弥新。(2分)
例1:雷锋与我同行,责任与我同行(3分)原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树立先锋模范作用。(2分)
例2:弘扬民族精神,做时代新雷锋(3分)原理: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中的观点是强调雷锋精神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与发展,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体现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的观点,用这两个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论证即可。
(2)该题为开放性试题,举出学习雷锋精神的两个例子,并阐述其理论依据。雷锋精神中有责任担当的精神品质,所以可以举办以“雷锋、责任与我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雷锋的社会氛围,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雷锋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可以举办弘扬民族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活动,发挥民族精神“三精一魂”的作用。
举一反三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 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 杨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材料二:小善成就大爱,大义触动心灵。在我们揭阳无论是为救他人而牺牲的民警袁伟群、驴友林伟树和江军生,还是收养孤儿的紫峰寺师父释耀概等揭阳好人。他们都以实际行动企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我们无论来自哪个群体,都应充分发挥道德正能量,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添砖加瓦。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原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梦?(10分)
(2)中国精神指什么?中国精神对中国梦的实现起什么作用?用《文化生活》知识作答。(10分)
(3)结合材料二,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公民个人角度谈谈怎样提升自身,贡献社会。(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买船出海,扬帆中国梦”,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美国当地的传媒企业后,两年建起了16个频道,收视人群超7000万。中国传媒海外并购(   )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    ②推动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有效结合
③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④有利于中美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
材料一 让武汉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时代终于到来了。总投资142.55亿元的武汉地铁2号线已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武汉地铁2号线的修建,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改善了武汉的投资环境,提升了武汉的国际形象。但是地铁盈利是世界难题,“开通=亏损”,这几乎是世界地铁城市难以颠覆的宿命。深圳地铁,从2006年7月运营以来,年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9.92亿元;北京地铁,每年亏损10亿元以上……纵观世界各地铁城市,如何摆脱财政补贴而实现地铁自我“盈利”已然成为世界难题。
材料二 武汉地铁2号线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工程挑战世界级难题。武汉地铁工程,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地铁建设者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地铁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材料三 一座城市的地铁折射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有人说莫斯科地铁呈现的是贵族气派,巴黎地铁表述优雅风度,北京地铁体会平民特色,广州地铁突出务实精神,那么南京地铁蕴含的正是这座博爱之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它是高档商业区的延伸,也是小商贩的天然铺面;是“钢管姐”的秀场,也是流浪歌手的舞台;是新街口的商业文化,更是鼓楼的典雅气息……地铁,行进中的城市风景;地铁,承载城市文化精神。新兴的武汉地铁,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应该如何打破地铁宿命,破解世界难题。(1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武汉地铁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地铁建设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为武汉地铁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来西亚的一位华侨曾对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_钢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你认为下列观点,最贴近这句话寓意的是( )
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
C.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D.中华文化能兼容并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