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2011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社会道德风气”位列第七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2岁的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轧,18位路人都漠然而去。当然也有伸臂去接10楼坠童的“最美妈妈”,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社会公众呼吁,每个公民在指责上述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努力做一个美德的践行者。 材料二:面对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 这一窘境时,某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某市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这个社会不缺好心人”。 (1)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看,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