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小行星的发现,说明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发现它,它都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材料并没有涉及意识的产生,也没有涉及人类社会,所以②③和材料无关,正确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①②③④的说法本身都是正确的,到底要选哪个选项,得看他们和材料是否相关的,无关的必须排除。
举一反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里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改造的客观存在
D.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不依赖于人意识的事物和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①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②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④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
B.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量体裁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水滴石穿——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人均能源可开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单位产品的能耗量较高,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应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