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运动与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运动、变化、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①总体上指向性相同:三者都属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
②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辨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
(2)区别:
①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
③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由上分析,本题选A。
举一反三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科学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揭示了N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原因,从而初步揭开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这是我国学者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上取得的原创性贡献。这一发现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C.揭示事物存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D.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世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C.是亦彼也,彼矣是也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
①把物质的具体形态混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②在世界本原问题回答上有合理性
③包含有联系的观点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搞经济建设要遵循速度和效率相一致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从哲学上看,“要尽力而为”符合的哲理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B.物质决定意识
C.要办好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意境全在“挂”字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