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冲上海堤抗击它,甚至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近几年来,人们在总结以往的抗台经验后,逐步转变抗台防灾

面对那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冲上海堤抗击它,甚至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近几年来,人们在总结以往的抗台经验后,逐步转变抗台防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面对那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冲上海堤抗击它,甚至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近几年来,人们在总结以往的抗台经验后,逐步转变抗台防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防灾工作思路。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台风,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防汛水利工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1)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们在防台抗台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答案
(1)答案略(两个概念各2分)
(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防台抗台要 以台风运动的规律为依据,而不能人为割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4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防台抗台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解放思想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转变抗台防灾工作思路;建立一整套的预案和处置制度)(4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在防台抗台中要反对那种冲上海堤抗台或试图消灭台风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错误观点。(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二周年大祭。那不堪回首的惊天大悲剧,仿佛还在昨天。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筑毁坏。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小题2: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四川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丽,灾区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好。这是因为
A.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外因促进事物的发展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小题3: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人认为,“死者是罪人,触怒了神灵,因而遭致惩罚”。这种荒唐的“天谴论”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2011年将适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这表明
A.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际粮价在高位运行,为了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国家作出决策,抛售“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国内市场。从辩证唯物论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C.政策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哲学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 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可再生资源,通常是指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以持续利用。说明   (   )
A.自然物及其属性是客观不变的
B.利用自然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物的存在
C.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D.改造自然的前提是遵循自然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