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和苍蝇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产生的结局却不同,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B.要保持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认准目标决不回头C.要

蜜蜂和苍蝇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产生的结局却不同,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B.要保持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认准目标决不回头C.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蜜蜂和苍蝇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产生的结局却不同,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B.要保持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认准目标决不回头C.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在困难中对前途充满信心D.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同是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高.考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B.认识规律就能够有效地改造自然
C.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优化资源配置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的展馆,它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馆是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表达了中国文化和精神气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②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③创造性思维源于人们的合理想象                                                                  
④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赋予“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
①感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④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循环经济理论”促进20世纪经济发展,这说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一些骗子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借科学术语把封建迷信装扮起来,编造各种荒谬理论,并声称发展了新科学,使得不少人上当受骗,其中不乏高学历者。据此回答5--6题。
5、一些高学历者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这些人
A.并不具有真正的高水平               B.没有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D.思想觉悟不高,丧失了警惕
6、对上述材料事实,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①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②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③“眼见为实”不等于从实际出发     ④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并自1975年首次测得珠峰高度之后,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2005年10月9日,中国向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和数据:8848.43米。据此回答17—18题
17、测量队员们发扬了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克服了严寒,暴风雪和高山缺氧等艰难困苦,成功登顶,这表明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C、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客观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18、我国测量队员们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工作,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和计算后,获得珠峰最终数据,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④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⑤创造性思维是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