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但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①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但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①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但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
A
举一反三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震级9.0级的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淹没了东北部地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但在此次地震和海啸中日本预警系统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日本整个国土责任区内设置了6个海啸预警中心,建有多个海啸浮标,地震的报道也非常及时,数百万日本人在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得知了地震的消息。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海啸以及所造成的瘟疫灾害已经造成近30万人死亡)相比,这次日本预警系统,包括民众防灾减灾应急训练都发挥了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预防和抗击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表示,经统计,2010年以来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预报688起,避免了2.5万人的伤亡。这一事例表明[     ]
①世界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世界的变化
②通过把握物质运动规律,人可以认识物质的运动
③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④正确的哲学意识可以产生物质性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需要预测的不仅是投资,车多了路会堵,盲目扩张的大城市会“生病”,工资太低员工会“用脚投票”……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从哲学角度看,要获得准确的预测,需要[     ]
①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在理论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创造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对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某省居民用电价格低于供电成本。为了促进该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舍建设,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2011年3月,该省有序用电方案出台,实施峰谷电价双轨制,即阶梯式电价。该方案出台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听证程序。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该省出台电价调整方案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引起中美新的冲突,我们说国际形势变化,总是与一定的国家、国际组织或地区等联系起来,这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D、物质世界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