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今后5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略低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7.5%。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调整为7.5%,这是八年

去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今后5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略低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7.5%。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调整为7.5%,这是八年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去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今后5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略低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
7.5%。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调整为7.5%,这是八年来中国首次调低经济增长预期。过去的八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为8%。 这是中央综合国内外的各种形势后,作出的理性判断。因为国外经济复苏变数较多,在缓慢复苏中外需减少,而大家都意识到不能一直依靠片面扩大投资保增长。同时,由于收入增长不是很快,消费需求也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因此,再片面求增长是不理性的,定在7.5%比较合理。
“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是对我国变动经济生活的反映。
(2)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我国GDP增长速度的调整,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3)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国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果断调整,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对经济工作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实践这一特质,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增强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同时认识随实践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事物的运动变化,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的规律等。)
举一反三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人的主观随意性
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题型:天津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

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②    
B.②③    
C.④    
D.①③
2.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     ]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人们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认识的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中,与下图《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     ]
A.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