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晚报》报道,虽有文凭,但看不懂地图不识路,家用电器不会用,交通标志不认识……这就是新文盲。把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的人界定为“新文盲”,其依据是A.

据《重庆晚报》报道,虽有文凭,但看不懂地图不识路,家用电器不会用,交通标志不认识……这就是新文盲。把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的人界定为“新文盲”,其依据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重庆晚报》报道,虽有文凭,但看不懂地图不识路,家用电器不会用,交通标志不认识……这就是新文盲。把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的人界定为“新文盲”,其依据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决定的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把获得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才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本题选D项。A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但那毕竟是传说,还不是事实。只有到了今天“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才圆了中国千年飞天梦。从美好传说到梦想成真表明 
A.人的实践活动能否成功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B.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
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集体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有关部门透露,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2011年10月,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公布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94.6%,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了就业。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 在上海召开的第4l届世界博览会中,全球80个城市围绕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创新、社区的重塑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同台演绎和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理念,用低碳、绿色、和谐的共同追求,诠释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历史上首个城市主题,在跨越历史、现在、未来的巨大时空坐标上审视城市发展功能,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升华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2011年12月5日,我国把强制监测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 fl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题。
小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一词之变表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
③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体现了
A.实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B.要勇于推翻原有真理,促进真理的发展
C.要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