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人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人分配”已是201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绕“收人分

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人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人分配”已是201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绕“收人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人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
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人分配”已是201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绕“收人
分配与社会发展”,某校高三(1)班同学积极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 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历程对于公平和效率的理解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我们曾经
历了历史的曲折。改革开放前,在理论上,把公平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实行的是绝对平均主义,
大锅饭的分配体制,使效率大受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展了理论上以强调“按劳分配”
为标志,在实践上以实行“包干”为标志的分配制度改革,关于公平的错误认识开始扭转,从
农村到城市,我国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后,人们对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更加注重公平”作为完善分配
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政策取向。在不同的历史发展
阶段,重新思考并探讨这一理论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8分)
答案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人们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1分)②认
识反作用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2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重新思考
并探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与时俱进地调整两者的关系,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1分)
解析
本题以调整收人分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论道理可以从实
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反作用实践、与时俱进地调整两者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曾对学生说过:“是病人要做手术,不是医生需要,
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医生只知道怎
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屠教授的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客观决定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 
③要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专家指出,全球已进入地震多发期。当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
地点和强度,世人还在为地震困扰。这说明(   )
①有些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还不能预知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④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今天党和国家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
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27日,孙中山像入驻天安门广场。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会上,
***、***、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的展现也格外引人注目。不论是100年前孙中
山的三民主义,还是新中国的***思想,还是今天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都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路将
越走越宽广。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B.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C.只要有了理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实践和认识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