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公开阐述“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共产党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公开阐述“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包容性增长”是中共在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最新举措。 (1)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如何体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8分) 材料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适时调整和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新的特征。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退出。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遵循的方法论原则。(6分) |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到包容性增长提出,是由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4分)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2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分)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2分)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主动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2分)③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 |
解析
|
举一反三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这句俗语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A.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 B.任何现象都能反映本质 | C.透过现象能认识本质 | D.现象和本质总是一致的 |
|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这是由于: ( )A.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 B.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 C.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
|
俗语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这说明: ( )A.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 B.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C.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 D.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唯一可靠的思维方法 |
|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甚至是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说明: ( )A.假象是从反面反映本质 |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 C.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D.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
遗传学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授花粉,应该无杂交优势。但是,袁隆平教授认为传统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可靠的。他在60年代初就发现了一种天然水稻,优势非常明显。他当时不知道它是杂交水稻,如获至宝,以为选了一个特别优良的品种。第二年经过下种观察,结果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的大,小的小,参差不齐。失望之余,袁教授突然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会有分离呢?杂种才会有分离,而纯种是不会有分离的。他意识到选的那一株“优良水稻”是天然杂交水稻,是杂交水稻的第一代。这给他以很大启发,从而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培育出了优良杂交水稻。他使过去亩只有三百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了五百公斤。而他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使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公斤的水平。 材料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1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