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11月8日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11月8日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11月8日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达到米级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已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这体现了(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性活动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在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家考察过程中,中国考察队采集了大量海冰和海水样品,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和全航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观测的宝贵材料。可见,要获得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前提条件是
A.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开来
B.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航天航空等空间技术相比较,地震预测仍是世界性难题,正所谓“上天容易入地难”。“入地难”是因为
A.人们认识和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仍然缺乏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B.地壳深部的不可知性使人们永远无法了解地震发生的规律
C.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使人们的认识无法得到实践的检验
D.地壳运动具有复杂性,人的认识有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2010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刊登《两会家书——海外游子致两会的17封建言信》组稿。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包括:城市交通、中国制造、地产税制、医疗改革、反腐、大学生就业、关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
请用《探索规律实事求是》知识回答:
(1)材料中“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这段话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并简单阐述这一辩证关系。 (4分)
(2)这17封“家书”,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哲学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商品促销活动中要谨防“价格欺诈”、“折扣误导”、“循环消费”等扣。折陷阱。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感性认识都是不可靠的                               ②假象实际上是一种错觉
③要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                               ④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认真实施《规划》蓝图,将推动该地区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反作用了物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