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矿产资源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求。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严重短缺(40%

材料一: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矿产资源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求。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严重短缺(4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矿产资源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求。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严重短缺(40%~70%靠进口),有10种短缺(70%以上靠进口)。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结构性变化导致对资源消费需求增大。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剧了能源资源供求紧张状况,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个规划》决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回答问题:请用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12分)
答案
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发展经济,必须以自然物的客观存在为基础。⑵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⑶我国人均资源贫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资源供求紧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⑷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保证。(各3分)
解析
每小点各3分,总共4点。
举一反三
“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2006年5月19日凌晨四时,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开始浇筑,几十年前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述的景象如今变成了现实。这说明( )
①人们根据对规律的认识可以制定正确的实践方案 ②意识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物质
③人们能够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们能改变规律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用短短三年多时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中国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和成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与下图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语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失之东隅,收之桑梓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和规律
C.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
D.深入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