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1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1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1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答案
B
举一反三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人们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研制出多种新型***虫剂,代替了DDT农药。近几年研究发现,在室内正确和及时地喷洒DDT,可将疟疾发病率降低90%。南非重新启用DDT之后,已使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解除对DDT的禁令,允许部分地区重新使用这种***虫剂。
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二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自主研发而成,与其姐妹星“嫦娥一号”相比,其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更高,以便获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这表明[     ]
①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灾害,2009年4月22日,被称为中国“入地”计划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正式拉开序幕。这一研究将通过地球深部探测,全面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预测和深部资源勘察等技术,这将极大推动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明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其中包含的合理性在于[     ]
A.肯定了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人们并不需要事事亲自参加实践  
B.彻底否认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因而是错误的观点  
C.肯定了人可以通过加强内心自省,提高自我精神修养,达到对于规律的认识  
D.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先天就有的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名言,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书本和实践是认识的两个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