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举一反三
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主席明确的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所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A.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诗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问: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