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

题型:宁夏自治区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材料三: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3: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3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人类对地球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目前人类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多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2)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3)表3显示,在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下降。这说明企业在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经济手段: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对节能环保企业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行政手段:强制关闭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限制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手段:环境立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
举一反三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1~2题。
1、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     ]
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D、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题型:四川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
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
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
题型:北京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可知性
B、条件性
C、客观性
D、具体性
题型:广东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