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

资料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资料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6分)
答案
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
1、联系具有普遍性,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整个哲学书,材料的限制是: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遇到这类保护环境的题,考生首先就要想到要用两个原理方法论:一是联系,二是规律。材料中说道:多年来,片面的强调粮食生产,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今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逐步退耕还湖,这 说明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找到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做哲学题,第一步就是要仔细的审题,看题目的知识范围限制是什么,材料限制是什么,是哪种答题类型,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确定所需要的原理方法论,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务必要注意把理论和材料相结合,如果只回答知识点,会严重丢分。
举一反三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B.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D.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桶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桶烂苹果。”这就是坏苹果法则。“坏苹果法则”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
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D.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
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
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A.牵一发而动全身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