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

题型:云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这是因为 [     ]
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③生产关系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
④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举一反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年古县贵州遵义县传唱出这样的山歌:“庭院花草吐芬芳,水泥道路进村庄。一池三改环境变,沼气一扭饭菜香。特色种养收益好,黔北民居亮堂堂。”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B.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应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D.上层建筑能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上图所示为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司马徽对刘备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     ]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B.生产力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C.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胡锦涛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体现了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B.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改革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