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

(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宿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的为之共同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9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
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请你就为实现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言献策。(8分)
材料三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需要我们党担负”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2分)
答案

(1)(9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实干兴邦。(3分)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分)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鼓舞中华儿女为之努力奋斗。(3分)
(2)(8分)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③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分)
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3)(12分)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善民生,强国富民,是党的重要职责,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3分)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分)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持血肉联系,切实维护人民利益。(3分)
④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包括的具体知识点有哪些;其次,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的为之共同努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题中材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题中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鼓舞中华儿女为之努力奋斗”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实现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言献策。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对材料的理解中来寻找答题的突破点。材料中“从经济发展指标看,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人民生活指标看,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是学生解答本题需要尤为关注的重点语句。
(3)本题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要求学生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需要我们党担负的原因。解答本题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等角度展开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时候,人们登高远望,总难免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有人在谈及父母时总是心生愧意: “不仅长年不回家,甚至连电话也很少”。孝心的淡漠、孝行的亏欠,留下不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有的国家通过“母亲节”、“父亲节”等活动,让父母子女间多些交流,积极推广孝道伦理。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广“传统文化中孝道伦理的积极作用”。(9分)
(2)从价值观角度谈谈对提倡孝道伦理的认识并提出青年学生更好地弘扬孝道伦理提出三条哲学方法论建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一年半来,在重庆綦江公交车上,凡是给一位80多岁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此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说“让座是靠提高道德水准来解决的,此举会助长青年人逐利的风气”,有网友说“两元钱就是让座的价值,在当前,此举有利于鼓励青年人让座”。这些不同看法表明
①青年人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做法的唯物史观依据在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历史发展离不开先进意识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暖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①事物间的联系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增强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动;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加强“车德”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
A.物质决定意识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思想决定行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