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善的感受和体现,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善的感受和体现,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善的感受和体现,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9分)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的实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标准。(3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3分)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断增进人民的幸福感。(3分)
(以上答案,若考生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宣南文化包括大栅栏商业文化、琉璃厂的历史文化,天桥的民俗文化,还有会馆文化,戏曲文化。北京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在北京800多年建都史中沉淀下来的宣南文化的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
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宣南文化的发展出谋划策。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l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材料三: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从1985年英国伦敦的第一届世博会开始,人类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式。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最新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帖: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跟帖:经济发展了,文化软实力就自然提升了。
材料四:世博会是展示全球多元文化的大舞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300多个充满创意的展馆,举办国家馆日、国际组织荣誉日活动,上演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上海世博会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好机遇。
(1)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12分)
(3)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10分)
(4)如果你是一位世博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面对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你会怎么做?(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服务。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中财政改革是当今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009年两会之后,我国“国家账单”首次以四张主要表格的形式“亮相”,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
预算公开的步伐逐渐提速。2010年两会之后,“国家账单”的公开范围从四张表格增加至十二张表格,科目更加细化、解释更加翔实。共计有70多个中央部门首次在其门户网站晒出“账单”。
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
“裸”、“全裸”、“一裸惊天系”,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前不久向社会公开自己公务开支明细后,收获了一个响亮的正好——“全裸政府”。登陆白庙乡的网站,点击政务公开栏,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该乡的财政收支数据,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机关经费支出,不仅三公消费中的公款接待、公车消费,都有相关明细,甚至一块五毛钱的信纸花费都被列入其中,并且说明了每笔花费的事由、发生时间、经办人、证明人等等详细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4月1日,掌管全国“钱袋子”的财政部率先公开2011年部门预算,并破天荒地将尺度扩大到“项”一级。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部门公开预算信息有哪些重要意义?(8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制度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6分)
(3)公民了解政府财政收支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新社博鳌2011年4月16日电: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与会的各国官员和商界人士纷纷表示,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国出口商品已连续15年成为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反倾销调查重点。中国***胡锦涛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