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

材料一:2011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2011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什么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6 分)
材料二:“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节点,都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如今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新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运用《政治生活》 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做才能保证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6 分)
答案
(1)(6 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十二五规划事关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该由其决定。(2分)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其制定的“规划钢要”必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2分)
③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分)
(2)(6 分)
① 要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④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 分,本问所得总分不得超过6 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一组图是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图片:

请认真观看图片。说说你从中领悟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的漫漫征程,始终处于坎坷与希望的交织中。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填写表格。(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3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随着居民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比30年前大大延长,可工作的时间也大大延长,退休年龄延后势在必然。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缺口增大,“晚退”可以延迟社会保障福利支付,减轻社会负担。但很多专家对此表示担心,退休年龄推后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但有可能导致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专家看问题的方法体现了
①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②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③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坚持客观性,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小题3:
对于推迟退休,不少用工单位感到“又爱又恨”。一方面,用工单位希望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力的职工能长期为企业服务、推迟退休;另一方面又希望普通职工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员工能“准时”退休,甚至“早退”,即可空出岗位引入新人。用工单位“又爱又恨”的心态折射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办事情不能搞“一刀切”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④对象不同,态度不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追求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纪念日。回眸过去89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探索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历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总结建党以来最基本的经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听取了国务院关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情况的汇报,全面部署当前舟曲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科学处置、全力开展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生命救援行动。一定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要制定科学方案,要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治次生灾害,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4分)
(2)从唯物论角度,结合材料说明为何强调“科学安排”、“科学处置”、“科学方案”以及与科学实施相关的“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蚂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蚂蚁有强烈的期待情怀: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蚂蚁还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蚂蚁的精神品质对“蚁族”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哲学启示?(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