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2)班学生以“民主决策在我身边”为主题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如下材料:材料一: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某校高一(2)班学生以“民主决策在我身边”为主题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如下材料:材料一: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高一(2)班学生以“民主决策在我身边”为主题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如下材料:
材料一: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大公民纷纷建言献策。高一3班丁晓梅同学,提出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两个建议,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育部征求意见平台。
材料二:2010年某市供电局拟提高供电价格,向市物价部门递交了电费调整方案,就此方案物价部门准备召开一次市级价格听证会。
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1)丁晓梅的做法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1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还有哪些其它方式?(3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积极意义?(8分)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相比较,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某校政治教师以“发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为主题,组织了一堂辩论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发言:
甲同学说:“个人依靠集体,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因此,只能有集体利益,不能有个人利益。允许,个人利益存在,必然影响集体利益。”
乙同学说:“个人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我国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提倡反对个人主义是小题大做。”
丙同学说:“我国现阶段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自由竞争,允许个人先富。因此,集体主义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三大产业比重为1.4:57.6: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域水质属于劣5类。
材料二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理、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