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事物层出不穷,让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难以认识。 这使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二(1)班以“借我一双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事物层出不穷,让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难以认识。 这使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二(1)班以“借我一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事物层出不穷,让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难以认识。

这使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二(1)班以“借我一双慧眼吧”为主题,探究哲学的意义
  同学们搜集了几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的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宋代朱熹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南北朝—范缜认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慧能、朱熹、范缜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 (10分)
答案
慧能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朱熹把“理”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范缜把形当成神的依托,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有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有没落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有新兴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也有新兴地主阶级中不同阶层和集团之间的矛盾。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思想繁荣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世界航天大国再度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的规划设想。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指导思想一直非常明确,就是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国民经济能承受的限度来发展。不管是幕后的科学家还是无畏的航天员,都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完成这份神圣的使命。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谈谈我国在探月工程上能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至今已经制定了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法规一千多件。此外,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成年公民人数的99.97%。我国选举所需要的经费由政府开支;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广播、电视都为选举服务。再有,我国人民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等多种途径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北京市政府从2010年5月24日起开展“建言十二五, 共许新蓝图”的公众参与活动,就如何编织北京“十二五”规划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2)政府通常可以采取哪些种方式让公民参与决策,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8分)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2010年中央预算财政支出(单位:亿元)

(1)请揭示图表蕴含的信息,并分析这样的预算有何经济意义?(8分)
(2)根据图表蕴含的信息,分析其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