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资源利用中的水、电、油、气、煤等的供应紧张、价格升高、运力不足等的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资源利用中的水、电、油、气、煤等的供应紧张、价格升高、运力不足等的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资源利用中的水、电、油、气、煤等的供应紧张、价格升高、运力不足等的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制定颁布实施与能源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通知等,积极贯彻落实,规范能源开采运输供应管理,完善各类资源综合规划,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保安全保民生节能增效的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
材料二:中华民族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热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1)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原理分析材料一(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8分)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能源工程建设。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解析

举一反三
(12分)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材料二:由于我国当前严管严查严惩酒后驾车,而我国又是一个酒文化国,汽车代驾服务和汽车代驾公司应运而生。
材料三:近年来,通货膨胀明显,流通环节增加,物价普遍上升,而劳动工资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家庭减少消费开支,经常到网店上购物,以求淘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致使网店生意火爆,很多创业者愿意从开网店起步。
(1)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分析材料一、二、三,简述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6分)
(2)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的严谨性作简要评析。(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GDP占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材料二:某校高三(1)班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学习。同学们在研读长三角两省一市的2010年度经济统计报告时发现,与前几年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投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包容性增长”等“新名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1)简述“新名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物质观和真理观的依据。(8分)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开展这一探究活动的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每年的4月份有一个“世界地球日”,2010年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围绕201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某班同学开展了讨论。甲同学认为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乙同学认为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必须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从我做起。丙同学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要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责无旁贷。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进一步指出2010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努力形成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材料二: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宽广,但经济相对缓慢与东部差距大;东三省基础雄厚;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区;长三角地区是外资密集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结合材料:
(1)当前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意义是什么?(12分)
(2)从哲学角度说明各区域如何更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12分)
(3)党和政府部署区域协调发展体现的政治学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lo月在上海召开,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1)简述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意义。(8分)
(2)分析上海世博会主要目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