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简称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声明》:指定

(30分)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简称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声明》:指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简称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至少5%以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 在G20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强调要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推动世界银行增加发展资源、增强减贫和发展职能,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先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支持;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2009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材料一表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G20金融峰会是如何趋利避害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主张“推动平衡发展”的理由。(14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党坚持上述做法的理由。(8分)
答案
(1)(8分)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金融峰会将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有利于各国在合作中共嬴。(4分)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金融峰会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至少5%以上等举措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缩小南北差距的同时,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增长。(4分)
(2)(14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要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力。“要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先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支持”,缩小南北差距,推动平衡发展。(5分)
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在G20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推动平衡发展,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4分)
我国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平衡发展,既是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宗旨的体现,也是为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需要。(5分)
(3)(8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分)
党坚持以人为本,“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对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4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中学高三(9)班学生对“就业”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如下信息:材料一: 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自主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
同学乙:我要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最好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同学丙:只要能给我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没有失业之忧,我就心满意足了。
材料二: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尝试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1)简要评析材料一中三位同学的择业就业观?并为正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该班同学为什么要选择“就业”这一课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产决定消费,要进一步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因此而改变人们的收入状况。请你说说当前我们该如何发展生产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府纷纷把刺激国内消费、恢复经济的注意力投向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状况: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资源分散。国务院于2009年7月讨论并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改制、重组、合并,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基地、规划文化企业上市。
材料二: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丰厚。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把举办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契机。为了让本次文博会更具特色,山东省政府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我为文博会提创意”建言献策活动。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5分)
(2)简要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手和有形手”结合起来。(8分)
(3)假如你参与建言献策活动,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至少写2条)你认为公民积极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的价值何在?(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讨论未来五年的政策蓝图。
材料一: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三: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3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理解。(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