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

(12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陆续上演;二是大集团运作: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旗舰企业,成功组建了山西出版集团;三是大景点支撑:整合相关资源,突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规模大、档次高、带动性强的大景点,提升山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会展集聚:连续举办了能源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特色会展;五是大服务承载。
按照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3%以上,到2015年将达到5%。山西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给“煤炭山西”添加上了“文化山西”的基因。山西文化——一个比山西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正在被开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举一反三
(15分)根据漫画(图中蜘蛛上文字为“不良网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认识。(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2009年6月中旬,从兰州市西固区开始,一夜之间,牛肉拉面均涨价0.5元,大碗牛肉拉面由原来的2.5元上涨到3元,而小碗牛肉拉面则由原来的2.3元上涨到2.8元。对此,兰州市物价部门迅速出台规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对此,某校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实行最高限价。反方观念:政府不应该实行最高限价。
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运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论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材料: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此,某校高三学生黄雅芳、闫佳佳等决定在国庆长假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81年
800
0
550
250
1995年
12000
1150
4500
4650
2010年
40000
7500
15000
26500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王爷爷一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4分)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姚梦柯同学们在采访中发现,王爷爷家只把多余的钱款存入银行,理财方式单一。请你对王爷爷一家的理财方式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材料一:继2007年12月起在河南、海南、四川三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最近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下乡的家电产品是“彩电、电冰箱(含冷柜)、手机和洗衣机”。在这些地区,农民凡在指定网点购买上述家电均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
图一:河南农村居民家电购买计划

注:2010 年,河南经济逆势而进,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 300 元,同比增长11.3%。
材料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 年 2 月,河南省政府下发 《河南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意见 》,明确指出河南省家电下乡产品品种、节能要求及单价最高限价等。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2个小题
(1)运用经济生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推行“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政策的积极意义?(10分)
(2)某家电下乡中标企业为更好拓展农村市场,请你贡献智慧,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为该企业设计家电下乡行动出谋划策。(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二: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国内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削减治污成本。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期还是以煤为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
材料三:本世纪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几个目标,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被置于重要位置。胡锦涛也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2分)
(2)请从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