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消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消耗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已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救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碳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低碳意识”被人们接受的必然性.(10分) 材料二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要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2)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是什么?(10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的原因。(12分) |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口的增长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消耗造成环境恶化,使人们认识到减少排放的必要性。(3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人们在“低碳意识”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4分) ③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生态环境会日益改善,“低碳意识”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3分) (2)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亲密友党。(4分_) ②民主党派人士广泛地参政议政,能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 ③中国共产党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表明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3分) (3)①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 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决定的。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和政治领导的体现。(3分) ③这是由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宏观政策不变能更好为人民谋取利益。(3分) ④有利于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材料一: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材料二:文化这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符号,正在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口号的,不仅是浙江,广东、云南、江苏、陕西、山东、河南……都先后宣告,要在“文化”上大做文章。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试分析一下各地为什么纷纷提出要进行文化大省的建设?(13分) |
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孜孜以求地探索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 的不断开阔, 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形成了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就是世界观。对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便形成了哲学。 材料二:自然科学的发 展也离不开哲学。从古迄今,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 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 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 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15分) |
2009年初,一场空前的大旱正袭击华北和中西部各大省份,中国的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考验。1998年的特大洪灾,曾使中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 辨析:洪水会毁坏家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太阳能可以用于发电,因此,规律有好坏之分。(1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