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去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西南五省(区)普遍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给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旱情,党

(12分)去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西南五省(区)普遍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给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旱情,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去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西南五省(区)普遍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给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旱情,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西南五省(区)各级党委政府正在把抗大旱、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带领各族人民积极抗旱救灾。
面对西南五省(区)普遍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有人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有人则不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
(1)如果你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理由是:(6分)
(2)如果你不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理由是:(6分)
答案

(1)赞同及其理由: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客观的,人无力阻止灾害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所以说“天灾不由人”。
②在抗灾中充分认识自然规律的存在,积极探索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积极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从这一角度可以说“抗灾不由天”。
(2)不赞同的理由:①有些“天灾”是由于人们违背客观规律而造成;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等于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所以说“天灾不由人”是片面的。
②人们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改造自然,科学的开展抗灾工作,从这一角度说,“抗灾不由天”说法片面。
解析

举一反三
(12分)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的政治常识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政治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教育问题近年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发布。
材料一: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材料二:
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截至3月28日24时,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意见建议27855条,其中电子邮件8317封,信函1064封,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友发帖18474条。此外,从媒体和网络收集的报道评论与意见建议249万多条。这些意见建议,对于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听取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纲要》编制工作的汇报。并要求各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教育,逐步提高教育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
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各方是怎样努力才使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得以出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我国2009年11月26日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我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在不愿承诺大规模量化减排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已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材料一: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与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议于2009年7月8日至10日在意大利的小城拉奎拉召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首脑重点讨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际贸易等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
材料二: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并逐步形成了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其政权组织形式几经变化,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有的是总统,有的是总理,有的是首相,这种称呼上的差别说明了什么?(1分)
(2)英国和法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相近或相似之处,比如国体一样,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地理位置相邻,都较早的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等,但两国政体不一样。请你比较英国和法国两国政体的异同点。(12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2008年4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举行首次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这一事件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英国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英国公众再次对今天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废除这一旧朝代的产物,且它代表着特权阶层利益,每年花费巨大。另一种则认为保留君主立宪制,它毕竟是一个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象征,是政府有益的顾问。
(1)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2)我们应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对政体的选择?(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