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昔日之“自行车王国”似乎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王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某校高三(1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昔日之“自行车王国”似乎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王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某校高三(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昔日之“自行车王国”似乎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王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某校高三(1)班几位同学以“走进汽车时代,构建汽车文明”为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文明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了解到,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老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1)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趋热现象形成的经济原因。
同学们了解到,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2)结合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同学们还了解到,汽车文明是一种包含全新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经过时间的淘洗,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等,已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2009年8月15日起,席卷全国的整治“酒驾”专项行动赢得广泛赞誉,人们企望此次行动能够成为全方位构建汽车文明的新起点。
(3)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对构建汽车文明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①消费水平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了汽车消费。
②国家的鼓励政策促进了汽车消费。
③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由于汽车生产的扩大,刺激了汽车消费,反之,汽车消费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了汽车的生产。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是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
②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是汽车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既对立统一,因此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汽车文明”方便、舒适、快捷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
④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各国国情不同疏导车流措施不同。
⑤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各城市缓堵的做法虽然不一,但都是对汽车消费热的疏导而非简单禁止的观点。
(3)《文化生活》角度如:
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汽车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吸收借鉴国外汽车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文化发展、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是什会
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政治生活》角度如:
①政府制定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大力开展汽车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具有管理利服务的职能。
②政府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肃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交通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材料二: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外营销图书《狼图腾》,其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图书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0分)
(2)有人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文化产业的竞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7分)
(3)结合材料一,简析振兴文化产业的辩证法依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同时,这些辉煌的文化也使得欧洲一些大国抱有欧洲中心主义和文明优越感的心态,再加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和宣传,使部分欧洲民众对中国抱有一些偏见和误解,这给中欧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增强中欧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9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同时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之后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份,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并下发征求意见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2009年8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内广泛征求意见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各地区各部门、党内老同志和党员干部对决定征求意见稿深入研究,共提出意见和建议1767条。起草组对征求意见稿共作320多处修改,覆盖671条意见和建议,涉及117个单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凝聚了全党的共识。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2009年12月7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请用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3月14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
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修改前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比1),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针对一线代表数量下降的现象,修正案规定“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请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