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材料,田答问题(30分)材料一    全国、浙江省城镇化率对比图(1990年一2008年)全国、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总人口对比表(1990年-2008年)注

阅渎材料,田答问题(30分)材料一    全国、浙江省城镇化率对比图(1990年一2008年)全国、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总人口对比表(1990年-2008年)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渎材料,田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全国、浙江省城镇化率对比图
(1990年一2008年)

全国、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总人口对比表
(1990年-2008年)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上市到49.20%,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在80%左右。
材料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
材料三: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的一年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怎样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答案

(1)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和我省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以来,全国和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人口总量也在增加,浙江省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浙江省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内需;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3)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全面正确履行各项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管理,重视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 府、监督政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严格依法行政,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当今世界,几乎无处不被“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二: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有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近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人类活动。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并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
(3)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4)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果你有幸参加联合国青年大会环境峰会,你会向大会发出怎样的倡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为庆祝新中国成 立60周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群众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简称“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央决定开展“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何意义?
(2)运用人生观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以“新中国‘双百’人物”为榜样创造辉煌人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各国经济破坏严重,度日艰难,本次危机对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l5日,有着l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保护,同一天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16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次经济危机使美国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模式受到质疑。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市场不受监管和金融体系规章制度缺失的弊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主义本已名誉扫地,但到70年代,由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推崇而重新翻身,成为经济界的正统。这就是新自由主义及其所伴生的自由市场至上主义。
材料二 : 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海啸”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欧盟已开始倡导彻底检查全球金融体系,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即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2008年10月22日宣布,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将于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
10月2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的金融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在当前这种合作表现在***首先要高度重视。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危害巨大,指出两者波及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依据材料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面对“金融海啸”当前亚欧国家提出 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三:2009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珠三角发展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纲要》承诺赋予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将其打造为全国发展的经济引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对促进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请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政府促进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四: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为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说明党和国家是怎样用发展的思想指导明年经济工作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目前已经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它将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
材料一: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第四,倡导和谐的理念。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荟萃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成果,反映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充分展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和实践;上海世博会将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将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1)“世博精神财富”蕴涵了哪些辩证法道理,请加以简要说明。(1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