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

(32分)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8分)
乙组同学找到这样一则材料,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燃料电池。而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生活》中关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之路。(12分)
丙组同学则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等“马路***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构建汽车文明的重要性。(8分)
答案
(1)①中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2分)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加,是因为与传统汽车相比耗能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是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2分)
(2)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推动电动汽车的消费需求,促进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
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等手段,降低成本;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4分)
个人:进一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2分)
(3)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2分)②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是在吸取、保留和改造原来手机电池的基础上开发而来。(2分)③创新要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比亚迪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2分)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亚迪通过创新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2分)⑤创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亚迪在电池研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创新。(2分)⑥创新需要立足于实践,使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比亚迪经过反复实验,在实践基础上,更新认识,研制出性能更高的电池。(2分)
(4)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分)②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2分)③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④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提高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2分)(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有这样的两句话:一是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两句话充分揭示了思维的奥妙与伟大。请回答意识的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而据统计每年大概有200亿吨左右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不断加剧的全球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请从规律的角度加以评析。(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科学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旅游、边境贸易等。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细节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请你谈谈“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观点的看法。(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于2009年9月10日至12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1300多位政治、经济、科技精英齐聚大连。以“重振增长”为主题,凝聚信心,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2009年10月15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中山大学为师生作了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广东》的形势报告。汪洋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危’与‘机’的辩证关系。”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来调整经济结构,始终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三: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中美两国签署了环保、能源、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协议。美国总统访华所促成的中美合作成果,必将对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给世界带来信心。
(1)请运用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信心应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10分)
(3)在解决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时国际组织起了什么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