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岛国。回答28~29题。小题1:加勒比灾难风险基金为海地政府赔付了地震损失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岛国。回答28~29题。小题1:加勒比灾难风险基金为海地政府赔付了地震损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岛国。回答28~29题。
小题1:加勒比灾难风险基金为海地政府赔付了地震损失800万美元,保险理赔成为灾后重建资金渠道之一。海地地震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更深刻感到参加购买该种保险的必要性。由材料说明此保险           (   )
①能为人民生活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②能够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共有经营性,以营利为目的
④能够解决多数社会成员的最迫切需要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
小题2:截至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据国际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此次大地震将为海地带来多达300万难民。但到目前,人类依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
A.规律是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
B.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规律有好坏之分,有些规律会给人带来消极的作用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举一反三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阅读上述材料表格,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在我国设立股票市场的依据。(9分)
小题2:央行每一次利率的调整都会带来股市的波动,试分析银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6分)
小题3:请用矛盾的相关原理说明应如何理性看待我国的股票市场。(8分)
小题4: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从当初姓“资”姓“社”的争论,到今天,全世界关于“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的讨论,在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我国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通过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 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结合材料一,谈谈振兴文化产业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2分)
材料二 国内一些电影制片方或发行方,为了追求影片的市场效益,吸引更多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人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场预期。针对虚报票房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行政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制片方的道德自律。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2)说明虚报票房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3)就如何消除虚报票房问题谈谈你的想法。(6分)
材料三 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南京举行第十二次中欧***会晤。双方就中欧关系及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2月1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赖因费尔特和巴罗佐。胡锦涛指出,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着眼长远,坚持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方向;二是着眼共赢,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三是着眼大局,妥善处理中欧关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4)材料三中体现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有哪些?(8分)
(5)中欧之间有何共同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1、图2。

(1)说明图1、图2各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针对图2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5分)
材料二: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峰会上指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
(3)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4)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北朝时期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十八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说:“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
从哲学上看,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派别?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8分)
乙组同学找到这样一则材料,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燃料电池。而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生活》中关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之路。(12分)
丙组同学则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等“马路***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构建汽车文明的重要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