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内容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

(32分)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内容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
内容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 划。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1)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民生亮点”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材料二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题,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不单是国家和企业在思索,作为社会 元素的个人同样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有的人说要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也有人说增加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人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 离。而此前***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两会与世界更近 了。尽管是一次没有换届选举的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两会却引来了世界的更多瞩目。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8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 超出了往年的规模。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分析“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原因。
答案
(1)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但也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民生投入明显加大、民生工程进度提速体现了对量的积累的重视,并积极寻找时机促成飞跃。
②坚持了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视矛盾,分析矛盾,促进矛盾的解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发展民生过程中相关矛盾的解决。
③坚持了联系的观点,注意实现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的“良性互动”。
(2)①选择一: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收入是 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促进生 产发展。
②选择二:增加政府财政投资。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增加财政投资,发挥财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任意选择其中一方面回答并分析理由即可;考生如果综合选择上述措施回答也可。
举一反三
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是注重个人的自我德行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廉耻、信义等。
试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爰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它诞生于抗战时期,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中国灵魂的怒吼!它雄壮豪迈的旋律,寓意深刻的歌词弘扬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拨、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励了中华儿女的斗志。就如同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振奋人心一样,《黄河大合唱》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唤醒了千千万万人民的灵魂,它鼓励着人们团结起来,一同消灭日本鬼子,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材料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的纪念活动,大合唱《长征组歌》在全国各地唱响。已传唱了半个世纪的《长征组歌》,是继《黄河大合唱》后又一唱响世界的红色经典,是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它以恢宏的气势,表现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近几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使农村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4分)
(2)这些哲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