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实体经济侵袭。
材料二: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在这次峰会上,与会***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认为:当前危机的根源是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材料三:近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因果联系,分析有关国家采取重大行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作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怎样才能使国家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得到贯彻,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答案
(1)①生产、贸易和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经济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产生是经济全球化链条中资本市场环节矛盾恶化的结果。②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是它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失衡和它的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累积的结果。
(2)①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它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是结果。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金融危机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正确认识金融危机,进行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有利于各国预见金融危机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后果,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阻止金融危机的漫延,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①各级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确保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的实施。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发挥中央的积极性,又使各地政府在服从中央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落实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发展经济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惩治发展经济中的不法行为。
解析
本题以金融危机为载体,考核考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因果联系、国家职能、国家机关的原则等考点。回答第一问要抓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实体经济侵袭。”的重要信息,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经济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造成的。回答第二问,运用演绎方法,先写出因果联系,再从材料中找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然后指出正确认识这种因果联系对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和意义。回答第三问,要把目光从国际转向国内,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如何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呢?从政治常识回答,就是要求国家认真履行职能、国家机关要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举一反三
青藏铁路建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其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很多世界自然遗产地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藏铁路建设部门始终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努力处理好植被保护与铁路建设的关系,攻克了多项世界难题,创造了人类铁路史上的非凡业绩,实现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
试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简要分析上述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材料二 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幼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材料三 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联系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你对“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这句话的理解。
(2)请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党和国家应怎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加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人。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 2009年1月5日,国新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一批违规网站被曝光并被勒令及时整改,一些国内知名网站赫然在列。截至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关闭了1518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违法网站,各地通信管理部门关闭违规网站2461家,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数十起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案件,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受到依法惩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国家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2)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治理互联网低俗之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中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七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赋予经济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上述材料显示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哪些主要信息?
(2)、请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