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

(9分)“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一观点在当前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
首先,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必须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3分)其次,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3分)最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分)
解析
“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热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答题时要根据背景材料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从人才、资源配置和科技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作出回答。
举一反三
(11分)石油是我国相对短缺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油气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供需矛盾突出,国内油价大幅上涨。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受石油资源制约的现状,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合并开发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石油资源,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我国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2)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什么经济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材料一:根据广东省的统计,2005年广东全省民工短缺超过百万。以往的用工大市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市都面临5万至20万不等的用工缺口。涌动多年的珠三角“民工潮”骤变为“民工荒”。与此同时,江苏、浙江地区的企业也普遍存在劳工紧缺情况。
材料二:根据调查,许多企业,特别是对劳动力需求最为迫切的制衣、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小企业,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低、企业利润率过低,缺乏承受提高工资待遇的能力。但持续的劳动力短缺迫使许多企业不得不设法压缩固定支出,以节约成本。此外,不少企业开始注重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加强工人的技能培训。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产生“民工荒”的原因。(8分) (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民工荒”的问题?(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一些去寺庙烧香的人,祈求神灵保佑的目的主要是:身体健康和财运亨通。他们还自称:“心诚则灵。”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来分析这一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注:行政许可就是人们常说的行政审批)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审批范围缩小了,审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审批规定了一个时间期限。
辨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利国利民,但它削弱了政府的职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试比较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