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实现绿色现代化,是中国现实条件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是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

(12分)实现绿色现代化,是中国现实条件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是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实现绿色现代化,是中国现实条件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是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
(1)绿色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反映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2)绿色现代化符合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要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3)协调发展也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
这类题型要求对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并注意能反映哲理的“信息词”,如“与时俱进”反映了发展的哲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反映了联系的观点,“符合……规律”反映了尊重客观规律。
举一反三
(14分)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曾是一个林草丰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近十几年来,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材料:“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辨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发菜,是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便
在城市的餐桌上大盛,价格随之猛涨。挖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进草地,使内蒙古19亿
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6 000多万亩重度沙化,失去利用价值。
(1)把“发菜”当作“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简评挖发菜的农牧民的行为。
(3)上述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市民展开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大讨论……某市市委书记在参加城市精神的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强做大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联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