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4分)
(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8分)
答案
(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分)
(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5分)
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5分)
解析
回答第一问时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判断,根据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由天地合而万物生可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第二问是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各自的观点及其合理和缺陷。
举一反三
漫画赏析:下面《需求有弹性》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

       需求有弹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从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作了全面规划: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个目标,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特别突出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答案,学生记答案,考试考答案”的应试教育,它使考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的本义被扭曲、异化。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了。
材料二 据1999年7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浙江省新昌中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他们所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育。1995年以来,该校学生凭着青年人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发明构思提案5万多个,创造发明作品3500余项。根据所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回答:(20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2)你对材料二是如何认识的?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政性法规。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制定和落实土地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