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为此,国家决定投资10000亿元用于灾区重建工作,下调银行利率,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灾区重建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14分)
答案
①国家加大对灾区重建的支持力度,能够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推进灾区重建工作;有利于促进灾区经济建设;有利于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灾区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灾区社会稳定。(10分,每个要点2分)②通过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4分,每个要点2分)
解析
解析见答案
举一反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以前,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属于“建设型财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下降较快,用于公共事业、民生事业的支出比重大大上升。“十五”时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资金达1.13万亿元,5年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加大“三农”投入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9081.95亿元,比去年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6684.33亿元,增长23.9%;中央财政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68亿元,增长33.3%。
(1)结合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取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漫画《引力加大》(2007年)



 
  
材料三:2007年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8432亿元,比上年增加2838亿元。2007年企业共发行债券17084亿元,比上年增加3520亿元。2007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引起材料一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强烈冲击,中国近期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部署,未来两年将安排约4万亿元投资,仅此就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对于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安排,海内外高度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近日对4万亿元的具体安排作了披露: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
材料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迅猛的发展,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确实存在不少历史欠账。这使得百姓在消费时顾虑较多,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这种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今天,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4万亿投资安排对扩大内需的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当前为什么要特别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注:三大需求即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消费(最终消费支出)、出口(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表二: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联系我国我省经济建设的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一和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广东经济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四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7月,江苏乃至全国的猪肉价格继5月中旬之后,再次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两位教”7月17日,南京市场上精瘦肉和去骨腿肉的价格,每斤分别为12.5元 和11.5元。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对牛肉、羊肉、鸡蛋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已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针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派出100多人到全国各生猪主要产区采购调运生猪,保证每天市场供应生猪4000头左右。同时规定猪肉经营单位不得囤积居奇,小刀手不得哄抬肉价。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对牛肉、羊肉、鸡蛋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生猪养殖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