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节”指什么?

古汉语中“节”指什么?

题目
古汉语中“节”指什么?
《声律启蒙》中有“虎节对龙旗”一条;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始终持“汉节”;
苏轼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个“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答案
节,又称使节,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庭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