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列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题目
列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答案
1.起始复合物形成所需的蛋白质因子的差异
原核生物起始因子主要有IF1,IF2,IF3等3种,而真核生物就目前所知,起始因子就有9种左右,其中eIF2由3个亚基组成,而elF4按其参与复合物的作用不同区分为4A,4B,4C,4E,4F.而形成的复合物4F称为帽子结构因子elF4E与mRNA帽子结构结合.
2.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的次序差异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德尔起始过程分为三步: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小亚基40s核糖体首先与起始因子elF3和elF4C结合生成43s核糖体复合物,然后再与elF2•GTP•Met-tRNAi复合物结合形成43s前起始复合物.而原核生物在起始因子IF1、IF2、IF3和GTP促使下形成复合物后,与mRNA结合生成复合物再与fMet-TrnafMet 结合生成30s前起始复合物.
2)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真核生物43s前起始复合物与mRNA结合成48s前起始复合物.mRNA复合物含有CPB1,elF4A、elF4B和elF4F.在有ATP条件下,这些因子一起生成复合物.原核生物无此步骤.
3)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48s前起始复合物生成后,在延长因子elF5作用下,释放出elF2 •••••GDP •Pi和elF3,elF4C,接着60s大亚基核糖体便与小亚基结合而生成80s起始复合物.
3.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肽链延长,由延长因子EF1α、EF1βγ作用下进行的.EF1α与GTP,氨基酰-t RNA形成复合物,促使氨酰-t RNA进入核糖体.EF1βγ催化GDP与GTP交换,利于EF1α循环利用.而移位是由EF2作用进行的,相当于原核生物的EF-G,它催化GTP水解和驱动氨基酰-t RNA从A位移到P位.
终止过程由释放因子RF识别UAA或UAG或UGA终止密码.它使肽酰基转移酶变构成具有水解肽酰基与t RNA之间的酯键,释放出新合成的肽链,在终止过程中需GTP供能.而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分别由RF1和RF2识别.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非常相似,除因子的种类和名称不同外,没有更明显的差别.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